中国土著屠呦呦问鼎诺奖-教育是什么--淮安教育网 央广网
央广网

中国土著屠呦呦问鼎诺奖-教育是什么-

中国土著屠呦呦问鼎诺奖:教育是什么?

屠呦呦问鼎诺贝尔奖的消息让每个中国人都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,毕竟这是第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籍华人获得这个奖项。一时间屠呦呦的名字传进了每个中国人的耳朵,有人说起呦呦这个来自《诗经》的名字,有人说起坚持不补课的效实中学,还有人说起只有屠呦呦一人获奖是否公平,甚至拉上道德的大旗......不管大家是否在过度消费屠呦呦,作为一名普通的宝妈,我关注的着眼点在教育。

中国当下的教育一直为人所诟病,认为我们只能培养善于考试的应试机器,提起真正的发明创造却乏善可陈。我想说这从来不是中国教育的全部,不只是屠呦呦,李政道、杨振宁、童第周、邓稼先、钱学森......在民国以及抗战期间,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涌现了大批的人材!那么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?这么深刻的话题摇小编无法给出解答,但是可以给大家说说大师们的观点。关于教育的本质,周国平有一段如下的论述:

第一条:教育即生长,生长就是目的,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

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,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。教育即生长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,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。比如说,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,而不是灌输知识;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,而不是灌输规范;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,而不是灌输技艺。

第二条: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,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

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,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,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,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,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,流传极广。

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,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!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,在肯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她的儿童教育理论。

杜威也指出,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,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,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。

第三条: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,而非适应现实

这是西塞罗的名言。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,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,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。

人在社会上生活,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,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。

蒙田说: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,而是为了丰富自己。孔子也主张,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。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,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,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。当然,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,但是,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,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,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。

第四条: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,要浪费时间

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,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,简直是谬论。然而,卢梭自有他的道理。

如果说教育即生长,那么,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。什么是最好的环境?第一是自由的时间,第二是好的老师。在希腊文中,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。在希腊人看来,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,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。

第五条: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,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

小编认为环境的力量不可小觑,想要孩子得到更好地教育,就要安放他在一个都是优秀的人的环境中,所谓孟母三迁就是这个道理。

淮安婴幼儿

淮安教育网